口干舌裂张某,女,62岁。口干渴,舌裂纹,偶有出血疼痛。医院专家处诊治半年,无效,求诊我处。刻诊:人略黑,偏瘦,自述口干渴,饮食一般,大便略干,舌微红嫩,舌上裂纹多条,个别有渗血,疼痛,眼略干涩,眠差,脉右沉弱无力,左弦细略滑。辨证:胃阴虚馁,气阴不足,津不上承。益胃汤合生脉饮加减。西洋参15g、白扁豆15g、怀山药30g、玉竹18g、茯神10g、枸杞30g、五味子15g、苍术10g、生蒲黄30g、麦冬30g、百合25g、生甘草25g、大枣6个(切)。3剂,水煎服,日3次。3天后复诊,口干好转,舌裂纹基本愈合,大便不干,睡眠如转有改善。效不更方,续服5剂,诸证消失,久治不愈之口干舌裂痊愈。(古道瘦马医案)按:此病辨证不难,结合脉证断为胃气阴两虚,一般都会想到甘寒育阴,用沙参益胃汤之类润之,于法不错。但我诊之右脉沉弱不细应为胃气虚,舌红津涸为阴虚,除了用益胃汤育阴外,还应健脾,扁豆、山药、苍术、甘草、大枣,尤为关健的是用苍术一药,在阴不足的情况,能不能,敢不敢用,确实考验人。我过去治此证,从不用辛燥之苍术,往往久治不效。后学习四川老医治血分湿温病,舌红无苔加苍术,一剂津回,真乃惊讶。将其移治杂病亦收速效。由此可见,理论是一说,关健还要靠实践证明。苍术具有健脾生津之效,不虚传也。另一用药,蒲黄,活血止血,乃我治疗口腔疾病常用专药,其它案中有解释,故不在赘言。
口舌溃疡董某,女,60岁。有慢性肾病,找我专看舌及口腔溃疡。说是在一个老中医那里看肾病,吃了1个多月的药,吃的满嘴都是血疱和溃疡。其伸出舌头一看,吓我一跳,这么多年我还没有见过这样骇人的舌头,满舌头的大小血疱和瘀斑,有十几个,口腔两侧也有大小不等的溃疡。吃稍硬点食物就擦起个疱,现吃不成饭、喝不了水,痛苦之极。说老中医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只好来找你了,因前年在你这里吃过几剂药,还不错。
刻诊:脉象弦细数。大便略干,小便稍黄,腰痛。一派火热之毒,想必是前医用热药过多,造成血热脉溢。方用犀角地黄汤合潜阳丹加蒲黄,散血凉血,引血下行。
水牛角g(先煎)、赤芍12g、牡丹皮12g、生地黄50g、制附子6g、砂仁3g、制龟甲15g、生蒲黄30g(包)。
5剂,水煎服。每日服3~5次。
1周后复诊:血疱已平成瘀斑。效不更方,前方水牛角减为60g,加炒杜仲30g,续服7剂。
三诊:口腔溃疡已愈,舌上瘀斑消退2/3,已能吃饭喝水。继续7剂,瘀斑消净,舌复常态。(古道瘦马医案)
按:此案点晴之处在于用了关键之药生蒲黄。也许有人问,你怎么能想到用这味药?不瞒大家说,这得益于我平时爱看医话医案有关,多了就记住了,需要时就会从脑海里蹦出来。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要多看医话医案,好处多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jf/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