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蒲黄 > 蒲黄煎法 > 正文 > 正文

6种类型的月经不调你属于哪一类5种月经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7 18:37:37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随着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女性朋友出现月经不调的问题。女性每月总有那么几天,很多还会出现经期头晕耳鸣、恶心、肚子痛、失眠多梦等等症状。月经不调有六种表现:1,月经提前月经提前超七天,连续发生2个周期或以上。2,月经延后月经错后超7天,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亦称“经期错后”、“经迟”。3,月经过多经量明显多于既往。4,月经过少经量明显少于既往。5,经期过长经期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者。6,经期过短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月经不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贪凉在月经期间有很多女性朋友不会注意经期的保暖,在月经期间吃冰等食品,或者穿衣太单薄不注意保暖,这些行为会导致经期间出现盆腔的血管严重收缩出现月经不调的问题。2,压力过大社会工作压力大,导致很多女性月经不调,大脑长期承受压力会使脑垂体的功能受到影响,影响卵巢排卵以及分泌雌激素,导致月经不调。3,过度肥胖,过度肥胖会导致月经不调,过度性的肥胖导致内分泌失调,特别容易引起月经不调。4,营养不良、缺血贫血营养不良,缺血性贫血症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不是小毛病,长期发展也会威胁健康,因此一定要重视。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原因很多,要对症下药:以下是7种中医调理方法!1.脾肾气虚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皮6克以行气健脾胃。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2.肝肾阴虚型:主证:月经周期多提前,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色鲜红,量或多或少,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于口燥,失眠多梦,小便黄少,大便于结。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清热调经。方药: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女贞子15克,旱莲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9克。方解:本方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加减法:正值经期,月经量多,加阿胶12克(另溶)、岗稔根30克、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以养血收涩止血。经期延长,淋漓不断者,可加益母草30克、茜草根15克、地榆15克、荆芥炭10克、煅牡蛎30克以祛瘀凉血、收涩止血。月经完期或先后无定,加桑椹子15克、金樱子30克、珍珠壳20克、淮山药15克、当归9克以滋肾调经。3.气血虚弱型: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方药:滋血汤加减。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方解:本方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鸡血藤、首乌、黄精补血养血,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补益气血调经之功。加减法:月经后期未至,可加丹参20克、牛膝9克以活血通经。心悸怔忡可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20克、大枣10克、五味子9克以养心安神。4.肝郁气滞型: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不畅,经色紫红,夹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调经。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2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本方用柴胡、香附、郁金、木香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调经,茯苓、白术健脾和中。加减法:肝郁化热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者,可加丹皮12克、栀子10克、川楝子10克以疏肝清热,茜草15克、地榆15克以凉血止血。气滞血瘀见月经后期,经行不畅,加丹参20克、牛膝15克、桃仁12克、红花6克、益母草30克以活血调经。肝郁脾虚月经失调加重茯苓至30克,淮山药15克以健脾益气。肾虚见面部有斑加女贞子15克、菟丝子15克,以滋肾调经。5.血寒型: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治法:温经散寒调经。方药:温经汤加减。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方解:本方用桂枝、艾叶、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调经,牛膝活血化瘀通经。加减法:如腹痛拒按,时下血块者,加吴茱萸6克、乌药9克、香附9克、炒蒲黄10克以散寒祛瘀止痛,如月经量多,去牛膝,加炮姜10克、艾叶12克用炭以温经止血。6.血瘀型: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或多或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经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涩。治法:活血祛瘀调经。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红花6克,炒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方解:本方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加减法:月经量多者去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加田七末3克(冲)、血余炭10克、赤石脂20克以收涩祛瘀止血,月经后期未至者,去炒蒲黄、五灵脂,加丹参20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以活血养血调经。小腹疼痛较甚者,加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乌药9克以理气止痛。

7.中医教你调理月经穴位

对于月经病的治疗:主要从肝、脾、肾三脏入手,现在告诉大家两个重要的穴位,如果您能在每天点按它们几分钟,对您会非常有益。

(1)三阴交:三阴交这个穴位是妇科的首选要穴,我们应该重视它的作用。它可以说是妇科病的万灵丹,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电就是说它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可止血,能滋阴又可利湿。

(2)次寥穴:是防治和诊断妇科病的重要穴位。只要有妇科问题,也不管这问题是出白子宫、卵巢、还是附件,点按此穴都会极为敏感。如果经常按摩此穴,使此处的痛点逐渐减轻,而相应的病症也会缓解。

还有哪些食疗方法能改善月经不调呢?

1、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红枣,各适量,一起入锅,加水煮汤后服用即可,一天一次,连服,有补中益气,养血止血的作用,对于月经不调气虚型月经出血过多者适宜。

2、浓茶红糖饮:

茶叶、红糖,各适量,茶叶加水煮开后去渣,然后加红糖化掉后饮服,一天一次,有清热、调经作用,可以治疗月经先期量多。

3、山楂红糖饮:

生山楂肉、红糖,各适量,先把山楂加水煎好后去渣,冲入红糖后热服即可,有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女性经期错乱有效。

4、茴香酒:

小茴香、青皮、黄酒,各适量,把小茴香、青皮洗好后加到酒中浸泡三天后即可饮服,一天两次,有疏肝理气作用,可治疗月经不调表现为经期先期先后不定、经色正常、无块行而不畅,腹胀痛等症。

5、山楂红花酒:

山楂、红花、白酒,各适量,把前两味一起入酒中泡一周后饮服,一天两次,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治经来量少、紫黑有块、腹痛等症。

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却是是比较多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积极的预防。平时注意好控制好情绪,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进行运动来调节身体,更要注意补充营养,这样都会对月经不调有帮助。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jf/7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蒲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