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王渭川老先生对《金匮要略》造诣尤深,多有独到见解。临证善用虫类药治疗各种内、妇科疑难重症,疗效显著。是我国著名中医内科、妇科专家。
曾经介绍过老先生自创的“银甲丸”,主治湿热蕴结下焦诸证,类如西医诊断之“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等,亦是对病之方,临床治疗以银甲丸配合其他中药加减治疗,效果可靠。
今天来学习王老治疗肥胖伴黑色素沉着的临床经验,看本文的介绍,该病大致属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病,女性多有不孕、月经异常等,临床上有医家如上海蔡氏妇科、广东罗氏妇科多根据妇人月经周期而调整用药,王老是直接用药,似不随周期改变用药,亦有一定作用,如若二者相合,不知是否可以增强疗效。
肥胖症伴黑色素沉着
一、概说
肥胖症临床可常见,但伴有黑色素沉着却较少见。肥胖症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虽有脂肪积聚过多,但无显著的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上的障碍,而后者却有不同的病因、病理改变。
此处所述系属后者的继发性肥胖,属于肾上腺皮质增生型(除外肿瘤型)者。除显示肥胖外,还伴有黑色素沉着的特征。
“肾主黑”,说明还有肾阴、肾阳的改变。数十年来,共治疗60余例,惜部分遗失或记录不详。兹选择观察者30例,都为女性,年龄为20~40岁。依临床之所见,概可分为三种证型。
二、分型论治
(一)脾肾阳虚型主症:满月脸,胸、腹、臀特别肥厚。有黑色素沉着,面部、牙龈、乳晕显著。性欲大减或无。17羟、17酮减低。神衰乏力,腰痛耳鸣,畏寒肢冷,食少便溏。男子阳痿,女子月经紊乱、量少或停经,带下清稀。脉多沉细或濡缓,舌质多淡,苔白。
治则:温肾运脾,固督通络,佐以益气化瘀。自制方:温肾固督,益气化瘀汤。
制附片24g(先熬2小时) 肉苁蓉12g 生黄芪60g 党参60g 桑寄生15g 黑故脂12g 地鳖虫9g 炒蒲黄9g 五灵脂6g 蜈蚣2条 乌梢蛇9g
随证加减:
(1)男子,加黄狗鞭、韭菜子、淫洋藿。女子,加益母草、茜草根。
(2)如颈部运转欠灵或颈椎骨质增生者,加自然铜3g(醋碎研末,装胶囊中,吞服)。
(3)服药后如头痛不减者,加麝香0.3g(冲服)。
(4)体重减轻不显者,加苍术、山楂、全蝎。
(二)阴虚阳亢型主症:满月脸,黑色素沉着,以面部、牙龈、乳晕显著。性欲亢进。17羟、17酮显著增高。疲劳乏力,颜面潮红,眩晕耳鸣,性急易怒,头昏胀痛。男子遗精,畏热,自汗。女子月经紊乱,量少或停经,带下色黄。脉弦数,舌质多红,苔少。
治则:滋肾柔肝,育阴潜阳,佐以通络化瘀。自制方:滋水清肝饮加减。
生地60g 元参9g 山萸肉12g 柴胡(醋炒)6g 女贞子24g 旱莲草24g 地骨皮12g 枸杞子12g 山楂9g 钩藤9g 夜交藤60g 炒蒲黄9g 琥珀末6g 玳瑁9g 生鳖甲12g 珍珠母24g 水牛角60g
加减法:女子月经量少者,加益母草、红泽兰。
(三)气虚痰湿型主症:满月脸,腹、臀肥厚突出。黑色素沉着,腹、腿部可现玫瑰色条纹。性欲冷淡。畏寒乏力,气短多痰,腹胀便溏,腰痛,浮肿,面淡红,带下黄臭。脉缓濡,苔薄白。
治则:益气化痰,固肾活络化瘀。自制方: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60g 生黄芪60g 鸡血藤18g 京半夏9g 山楂9g 黑故脂12g 地鳖虫9g 红藤24g 琥珀末6g 鸡内金9g 桂枝3g 炒蒲黄9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槟榔6g 炒葶苈9g 麝香0.3g(冲服)
三、验案举例
(一)脾肾阳虚型
肖某,女,28岁。年6月初诊。症状:已婚未孕,停经两年,性欲减退,食较差,体重反增至斤。颈部欠舒,腰痛,左侧偏头痛,满月脸,肥胖,面、龈、乳晕色素明显,有浮肿。17羟5mg,17酮4.5mg。脉沉细而缓,舌质淡。
治则:温肾运脾,固督通络,佐以益气化瘀。自制方:温肾固督,益气化瘀汤加减。
党参60g 生黄芪60g 制附片24g(先熬2小时) 肉苁蓉12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黑故脂12g 地鳖虫9g 炒蒲黄9g 川芎6g 红泽兰12g 苍术9g 山楂9g 京半夏3g 自然铜3g 鸡内金9g
一周6剂,连服两周。
二诊:精神好转,食欲增加,其他依然,仍显腰痛。脉濡缓,舌质仍淡。自制方:
党参60g 生黄芪60g 制附片24g (先熬2小时)蜈蚣2条 乌梢蛇9g 杜仲9g 肉苁蓉12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黑故脂12g 地鳖虫9g 炒蒲黄9g 川芎6g 红泽兰12g 苍术9g 山楂9g 京半夏3g 鸡内金9g
一周6剂,连服4周。
三诊:体重减轻5斤,头、腰痛减,精神转佳,色素变淡,性欲微增。怀孕心切,唯有输卵管不通。自制方:
党参60g 生黄芪60g 制附片24g (先煎2小时)覆盆子24g 淫羊藿24g 炒川楝9g 山甲珠9g 杜仲9g 肉苁蓉12g 蜈蚣2条乌梢蛇9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地鳖虫9g 炒蒲黄9g 川芎6g 红泽兰12g 苍术9g 山楂9g 鸡内金9g
一周6剂,连服八周。
四诊:体重已减至斤,色素更淡。精神、食欲大增,月经已潮、量少有带。复查17羟已上升到6.8毫克,17酮上升到7.5g。前者基本正常,后者已正常。脉缓,舌质略淡。自制方:
党参60g 生黄芪60g 续断80g 鹿角胶15g 淫羊藿24g 覆盆子24g 炒川楝9g 山甲珠9g 杜仲9g 肉苁蓉12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蜈蚣2条 乌梢蛇9g 炒蒲黄9g 川芎6g 红泽兰12g 苍术9g 鸡内金9g
一周6剂,再服八周。
五诊:脸圆及身躯臃肿消失,色素不见,食睡俱佳。月经按期适量,有性欲。脉缓,舌质不淡,苔薄白。给予常服方。自制方:
党参60g 生黄芪60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炒蒲黄9g 川芎6g 红泽兰12g 苍术9g 鸡内金9g 续断60g 鹿角胶15g 淫羊藿24g 覆盆子24g 炒川楝9g 山甲珠9g 肉苁蓉12g 水蛭6g 蜈蚣2条 乌梢蛇9g
每周3~4剂,常服。疗效:主客观均觉正常,遂返滇原单位工作。此症前后经过近两年治疗而收功。经随访,现已怀孕6月,举室欢腾。
按:本症由于命门火衰而导致脾阳不足,冲任失调,停经不孕。又因肾阴肾阳之失调而致虚胖,色素沉着。
方中附片、肉苁蓉、黑故脂、桑寄生、菟丝子温肾通阳固督;参、芪补气,川芎、泽兰调冲通经。虫药、自然铜活络化瘀;苍术、山楂、全蝎通络化脂。其中自然铜一味,除上述作用外,还有促进骨折愈合之作用,故对骨质疏松症也有效,但不宜常服;唯蜈蚣、乌梢蛇为舒筋活络要药,久服无碍。诸药配伍,共奏温肾通阳、固督调冲、益气祛瘀之效。瘀祛证除,则肥胖、色素亦消。炒川楝、山甲珠同用,从治多数不孕例中,似有通调输卵管作用,况值肾气复,故有子。
(二)阴虚阳亢型
苏某,女,38岁,年6月30日初诊。症状:脸圆,腰肥,面潮红。齿龈、乳晕黑色素沉着显著。月经紊乱、量少,带下黄色。性欲异常亢进,且有腰痛,关节痛。查17羟为56mg,17酮为48mg。某医院力劝其手术治疗。病人不愿,要求中药治疗。脉弦数,舌质红,无苔。诊断:阴虚阳亢。治则:滋肾柔肝,育阴潜阳,佐以通络化瘀。自制方:滋水清肝饮加减。
生地60g 元参9g 山萸肉12g 柴胡(醋炒)6g 女贞子24g 旱莲草24g 地骨皮12g 枸杞16g 山楂9g 钩藤9g 当归9g 红泽兰12g 夜交藤60g 炒蒲黄9g 玳瑁9g 珍珠母24g 地鳖虫9g 琥珀末6g 水牛角60g
一周6剂,连服两周。
二诊:服上方12剂后,面潮红减退,精力转佳,色素变淡,特别是性欲不亢。唯腰痛、腿痛、关节痛。舌质不红,脉仍弦数。自制方:
元参9g 生地60g 山萸肉12g 杜仲9g 柴胡(醋炒)6g 女贞子24g 旱莲草24g 地骨皮12g 枸杞子16g 山楂9g 钩藤9g 当归9g 红泽兰12g 夜交藤60g 蜈蚣2条 乌梢蛇9g 炒蒲黄9g 玳瑁9g 珍珠母24g 地鳖虫9g 琥珀末6g 犀角0.2g(碾末冲服)
一周6剂,连服三周。
三诊:上方共服20剂。面、腰肥胖消除,性欲如常。腰痛、关节痛亦减。复查17羟已下降至22.5mg,17酮已降至22.8mg,但仍有自汗、月经紊乱,带下黄。因急需返回凉山,乃照二诊方略予加减,以便常服。疗效:于同年10月底来信说:从凉山返回后,又服药60剂。症状消失。半年后随访,身健如常。
按:由于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水不涵木,致肝阳亢,冲任失调。方中元参、生地、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山萸肉滋养肝肾之阴;琥珀、玳瑁、珍珠母、钩藤、夜交藤镇心,平肝,安神,结合养阴之药,故阴虚阳亢可除。地骨皮结合元参、生地,足以退虚热;加柴胡,和解退热力更强。阳亢既除,阴虚内热也消,则性欲亢进可平。蒲黄、山楂、地鳖虫结合琥珀,祛瘀散结力强。同时,加用当归、红泽兰,则活血调经目的可达。水牛角代替犀角,凉血解毒。若有余热余毒未尽者,足以赖之肃清,而达阴平阳秘,故虚胖、色素、性亢诸症俱除。
(三)气虚痰湿型
冯某,女,26岁,已育。年11月4日初诊。症状:脸圆,体胖乏力,背痛,浮肿,体重斤。腹、臀肥厚,且腹及大腿内侧现紫纹。黑色素沉着,牙龈、乳晕显著。月经基本正常,带下黄臭,性欲淡薄。脉缓濡,苔薄白。治则:益气化痰,固肾活络化瘀。自制方:加减补中益气汤。
党参60g 生黄芪60g 鸡血藤18g 红藤24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京半夏9g 山楂9g 黑故脂12g 地鳖虫9g 琥珀末6g 桂枝3g 鸡内金9g 槟榔6g 炒蒲黄9g 炒葶苈9g 麝香0.3g
一周6剂,连服两周。
二诊:服上方12剂后,体重减轻3斤,腹、腿紫纹减少,诸症亦减。脉缓濡,苔薄白。自制方:
党参60g 鸡血藤18g 生黄芪60g 京半夏9g 山楂9g 黑故脂12g 苏子9g 桔梗6g 地鳖虫9g 红藤24g 琥珀末6g 桂枝3g 鸡内金9g 槟榔6g 炒蒲黄9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炒葶苈9g 麝香0.3g
一周6剂,连服两周。
三诊:诸症继减,腹、腿紫纹基本消失。面圆体肥胖大减,原衣显见宽大,体重已降至斤,脉舌仍未变。自制方:
党参60g 鸡血藤18g 生黄芪60g 细辛3g 京半夏9g 山楂9g 黑故脂12g 苏子9g 桔梗6g 地鳖虫9g 红藤24g 琥珀末6g 桂枝3g 鸡内金9g 槟榔6g 炒蒲黄9g 蜈蚣2条 乌梢蛇9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炒葶苈9g 麝香0.3g
一周6剂,连服4周。疗效:经治疗4个月之后随访,已无病态。现已上全班,并可值夜班。
按:本症由于气虚而致痰湿郁滞,既具有脾湿生痰,又兼有蕴结下焦的湿热。补气化湿固属重要,但关健仍在固肾活络及调理督任与奇恒之腑上。
方中红藤、琥珀清下焦湿热,略用半夏、苏子、葶苈子化痰;党参、黄芪、鸡血藤补气;桑寄生、菟丝子、黑故脂固肾;蒲黄、虫药等活络祛瘀除湿。麝香一味,尤有独到之处,由于其特殊的芳香气味,对通调督任以及奇恒之腑,尤有妙用。全方标本同治,共奏气壮、湿去、痰消之效。痰湿去,则肥胖、色素、紫纹亦自消。
讨论与体会:
(1)综上所述,肥胖之病,无证情的单纯性肥胖比较单纯,只需调节饮食和适当运动即可。唯继发性肥胖,病因较多,病理复杂。西医实难有针对性较强的治疗,应用中医药诊治的疗效尚称满意。如例二,某医院力劝其手术治疗,但经中医经辨证施治后,竟可免除刀创之苦,其表现酷似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中的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中医认为,这种肥胖是由于痰脂沉积皮下,阻滞腠理,失其运化而成。
(2)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上者占多数。女性发胖率较高,尤其在绝经期后。显著肥胖者,因大量脂肪组织积聚,形成肌体额外负担,氧耗量增加,患者常畏热多汗,易疲乏,气短心悸,头晕痛,腹胀,下肢浮肿等。
本组所见全是女性,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0岁.且与更年期无关。唯肥胖程度及大部分证候基本相同,所异者,本组病例都伴有黑色素沉着,且有些不是畏热,而是畏寒。
(3)本组病例之共同特点,皆有肥胖和黑色素沉着,其他依证型而定。此种复杂的症候群,非一病一药所能奏效,故必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否则事倍功半矣。
发扬和继承中医学遗产,为中西医结合铺开道路,从而创造别具风格的中国新医药学,其重在实践,不尚空谈。
今天没有划重点。
(PS: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大家转发点赞)
文章内容摘自《王渭川60年妇科治疗经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渭川。编辑/校对/小丸子她爹。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联系。
推荐阅读:
1.专病专方系列——盆腔炎效方:王氏银甲丸
2.妇人产后事不断,大便艰难腹胀满——四川妇科圣手王渭川妙方助人肠畅通
3.女神消瘦、失眠多悲伤,怎么办?可以试试王渭川老先生治疗女子脏燥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