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血散而不妄行。适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各种出血。本类药物具行散之性,出血而无瘀者及孕妇宜慎用。
11.2凉血药·化瘀止血: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茜 草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根及根茎。产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春、秋两季采挖。
茜草、茜草炭。
苦,寒。归肝经。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本品寒凉苦泄,专入肝经血分,“一以清血分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本草正义》)。凉血与行瘀并举,止血而无留瘀之患,行血而无妄行之忧。“凡诸血热血瘀,并建奇功”(《本草正》)。适用于体内外诸出血及多种瘀血证,对血热夹瘀者尤宜。因其善能祛瘀通经,故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1.出血 治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血崩及一切出血不止诸证,可与大蓟、小蓟、侧柏叶等同用,如十灰丸(《部颁标准》)。治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掺。
2.瘀血证 治血滞经闭,可单用酒煎服,或配桃仁、红花、当归等同用。治风湿痹痛,跌仆肿痛,可单用,或与其他祛风湿药、活血疗伤药同用。
煎服,6~10g。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孕妇慎用。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含大叶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于0.20%,羟基茜草素(C14H8O5)不得少于0.%。本品有止血、抗凝血、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茜草苦寒归入肝,凉血化瘀兼止血,妇科调经为要药,止血炒炭功效良。文字来源
临床中药学
图片来源
大家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