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琪鹏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本市持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设施建设。12月7日,记者从“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增进首都民生福祉——北京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系列政策”专场上了解到,到年,全市每个区都将至少设立1家安宁疗护中心。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表示,为让老年人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本市积极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为主要内容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改善老年人医疗服务,提升疾病诊治能力,本市积极推进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目前,全市公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已达84.8%。王小娥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深入,本市将持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设施建设。康复机构建设方面,本市已分四批完成19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截至年底,全市康复服务床位1.03万张,家医疗机构设置康复医学科,每千人口康复床位达0.47张。从年起,本市累计推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1家医疗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医院的老年患者能够“转得下来”,居家和养老机构的老年患者能“住得进去”,基层医疗机构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能够支撑得住,解决失能、术后老年人长期护理资源不足问题。在安宁疗护中心建设方面,王小娥介绍,本市全域已纳入国家安宁疗护第三批试点,医院、医院、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2家转型建设的安宁疗护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全市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已达到张。到年,每个区至少将设立1家安宁疗护中心,全市安宁疗护床位将达到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jy/1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