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笔华医话》可以订阅!
中医治疗胃癌从“噎膈、反胃”谈起
江苏省无锡市华源中医养生堂
王晓雷主任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胃癌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居各类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其中男性的胃癌年死亡率为21/10万,女性为10/10万。
一、祖国医学对胃癌的认识:
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噎膈”、“反胃”、“胃脘痛”等名词,从临床症状来看,均与胃癌、贲门癌有关。胃癌,多属“噎膈”、“反胃”的范畴。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对噎膈的描述,“三阳结胃之膈”;“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吐”。《景岳全书·噎膈》指出:“噎膈一证,必一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景岳全书·反胃》中进一步提出:“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出,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则在阳,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中无济也。”
二、胃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胃癌是涉及整体的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或感受外来邪毒,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出现食滞、气滞、血瘀、痰结、邪毒内壅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癥瘕积聚,即形成癌肿。气机失调是诱发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在发病前多有长期郁闷忧愁,或蒙受打击而得不到解脱等肝气郁结的现象。有人则把胃癌的病理改变分为三个阶段,初起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肝胃不和,脾胃气滞,这一阶段病情较轻;继则肝郁气滞,气机失宣,阻于血络,血滞成瘀,痰瘀互结,日渐成积,此为第二阶段;在此阶段如果失治误治,病情迁延,久则气阳耗损,气血瘀结,脾胃失调,气血生化无源,则气血亏虚,另一方面因新血不生,瘀血不去,久则癥瘕形成,病情加重,患者就诊时多属第三阶段,即病人已气血大亏,脾胃虚弱,同时又有痰瘀癥积等邪实的一面,形成本虚标实之体,造成治疗的困难,攻邪又恐伤正,扶正又恐壅邪,需要慎重的处理好扶正与祛邪之间的关系。
三、胃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噎膈”、“反胃”等病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胃癌的临床表现,但并不等同于胃癌,因为有时此类症状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症状。胃癌的中医诊断尚需结合现代医学的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来定。
胃癌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部疼痛不适,隐痛样或饱胀感,纳呆,嗳气反酸,呕血便血,形体消瘦,乏力等。典型病例可见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或饮食入胃后积滞而难以下行,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另外,患者素有多年的胃病史,近期突然加重;或见呕血黑便,消瘦乏力及腹部肿块等症时,医院检查以便确诊。
四、典型病例
例1、刘某,男,63岁,江苏省南通市人,
患者因胃脘胀痛,伴有食欲减退半年余,曾黑便多次。年9月12日,因大医院。后经钡餐及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胃窦部腺癌。建议手术切除。因患者及家属畏惧手术,出院后经人介绍,于年11月15来诊。
症见:胃脘胀满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纳呆少食,食后呕吐,伴有进行性消瘦,乏力,贫血貌。大便黑,小便黄。舌质紫暗并伴有瘀癍,舌苔黄腻,脉弦紧。
证属:肝郁气结,郁久气滞血瘀。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肿(块)止痛。
药用:柴胡12g、黄芩9g、枳壳12g、香附15g、郁金12g、当归15g、丹参g、五灵脂12g、蒲黄12g、党参20g、炒白术30g、鸡内金15g、焦三仙30g、三棱12g、玄胡15g、生地30g、丹皮10g、三七粉10g、甘草10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服。
连服20剂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例2、杨某、女、79岁、江苏省丹阳市人。
患者因胃脘疼痛一周,加重三日,于年8月7日,医院胃镜检查示:胃体高位至胃窦部小弯侧可见一不规则隆起性病灶伴粘液脓性分泌物,表面结节样增生,边缘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坏死。病理诊断为:胃浸润性癌。因年龄较大建议中药治疗。年9月12日来诊。
症见:胃脘疼痛拒按,痛处固定,可触及肿块。腹胀不欲饮食,食后胀痛加重,时有呕吐,形体进行性消瘦,神疲乏力、贫血貌,柏油样便,尿黄,舌质紫暗有瘀斑苔黄,脉弦细涩。
证属:气滞胃脘,瘀结中焦,久则气血亏损。
治以:和胃降逆理气,活血散瘀止痛,健脾扶正消癌。
药用:党参20g、清半夏30g、黄芩9g、干姜6g、甘草9g、陈皮12g、炒白术30g、鸡内金15g、焦三仙30g、当归15g、丹参15g、玄胡12g、蒲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30剂症状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30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定期复诊,服药巩固疗效,随访至今。
例3、张某、男、55岁,江苏省金坛市人。
患者因上腹部饱胀半年余,胃纳下降,一月前又出现,进食后滞留感伴有恶心、呕吐。于年9月6医院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贲门癌。后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胃贲门小弯侧,溃疡型乳头状管状腺癌。”术后经化疗4个疗程,患者身体极度虚弱,后终止化疗。于年3月15日来诊。
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进行性消瘦。纳呆少食,脘腹虚胀,便溏尿少,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属:脾胃虚弱,气血双亏。
治以:健脾和胃,补气养血,扶正消癌。
药用:党参25g、炒白术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甘草10g、沙参30g、当归15g、熟地20g、白芍12g、川芎10g、丹参15g、清半夏15g、陈皮12g、鸡内金12g、焦三仙30g、健胃去癌散12g、生姜三片、红枣10枚。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30剂精神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患者饮食二便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嘱其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联系
新浪博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tj/1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