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蒲黄 > 蒲黄汤剂 > 正文 > 正文

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 16:13:42

小编搜集整理了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病案一:

病案(例)摘要1:

刘某,男,35岁,已婚,职员。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昨日聚餐进食较多,致胃脘胀痛,呕吐不消化食物1次,量少,吐后痛减。

现症: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后稍舒,舌苔厚

腻,脉滑。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胃痛

3

中医证候诊断

饮食伤胃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胃脘疼痛为主症,诊断为胃痛。胃痛,胀满拒按,

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后稍舒,舌苔厚

腻,脉滑,辨证为饮食伤胃证。(2分)

2.暴饮暴食,饮食积滞,阻塞胃气,而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3

方剂名称

保和丸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神曲12g山楂15g莱菔子15g半夏9g陈皮9g

茯苓12g连翘12g砂仁后下6g枳实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二:

病案(例)摘要2:

冯某,女,21岁,未婚,学生。年1月15日初诊。

患者平素喜食冷饮。经行小腹痛1年余,末次月经:年1月14日,经行小腹冷

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畏冷身痛,舌苔白腻,脉沉紧。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痛经

3

中医证候诊断

寒湿凝滞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经行小腹冷痛为主症,诊断为痛经。经行小腹冷痛,

得热痛减,月经推后,量少,色暗有块,肢冷畏寒,苔白

腻,脉沉紧,辨证为寒湿凝滞证。(2分)

2.贪凉饮冷,寒凝子宫、冲任,血行不畅,不通则痛,

发为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3

方剂名称

少腹逐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小茴香10g干姜5g延胡索10g没药5g当归10g川芎10g肉桂6g赤芍10g炒蒲黄包煎10g五灵脂包煎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三:

病案(例)摘要1:

朱某,女,35岁,已婚,职员。年1月22日初诊。

患者近2周来因工作繁忙、精神紧张、心情不悦致胃脘胀痛。现症:胃脘胀痛,痛

连两胁,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胃痛

3

中医证候诊断

肝气犯胃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胃脘胀痛为主症,诊断为胃痛。痛连两胁,嗳气、

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

脉弦,辨证为肝气犯胃证。(2分)

2.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而引发

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3

方剂名称

柴胡疏肝教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柴胡9g芍药15g川芎6g香附9g枳壳9g陈皮6g

炙甘草6g郁金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四:

病案(例)摘要2:

马某,女,34岁,已婚,工人。年5月15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近3个月来,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小腹空坠不适,

喜揉按,月经壤少,色淡质薄,平时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面色不华,纳少便溏。末次

月经:年5月11日。来诊时月经已净,舌淡苔薄,脉细弱。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痛经

3

中医证候诊断

气血虚弱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经期或经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为主症,诊断为痛

经。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小腹空坠不适,

喜揉按,月经幂少,色淡质薄,平时神疲乏力,头晕心悸,

面色不华,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为气血虚

弱证。(2分)

2.气血不足,冲任虚损,经行之后,血海更虚,胞宫冲

任失于濡养,发为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益气补血止痛

3

方剂名称

圣愈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党参15g黄芪15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

香附15g延胡索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五:

病案(例)摘要1:

汪某,女,42岁,已婚,公司职员。年4月10日初诊。

患者胃病史10年。1个月来,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

缓,神疲纳呆,泛吐清水,四肢倦怠,手足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胃痛

3

中医证候诊断

脾胃虚寒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诊断为胃痛。胃痛隐隐,绵绵

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四肢

倦怠,泛吐清水,手足不温,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

辨证为脾胃虚寒证。(2分)

2.脾虚胃寒,失于温养而引发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3

方剂名称

黄芪建中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黄芪20g桂枝9g芍药15g炙甘草12g饴糖烊化15g

大枣6枚生姜3片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六:

病案(例)摘要2:

杨某,女,36岁,已婚,无业。年11月15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近4个月来,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经来疼痛加重,低热起伏,腰骶部胀痛,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末次月经:年10月19日。来诊时月经将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痛经

3

中医证候诊断

湿热下注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经期或经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为主症,诊断为痛

经。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经来疼痛加重,低热

起伏,腰骶部胀痛,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

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为湿热下注证。(2

分)

2.湿热内蕴,流注冲任,阻滞气血,湿热与经血搏结,

发为本病。(2分)

2

中医治法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3

方剂名称

清热调血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丹皮15g黄连5g生地黄12g当归15g川芎15g

白芍15g红花10g桃仁6g薏苡仁15g香附15g

延胡索15g红藤15g败酱草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1

病案七:

病案(例)摘要1:

刘某,女,46岁,干部。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呕吐间断发作l年,7天前进食辛辣食物后,呕吐发作,现症:呕吐反复,时作

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呕吐

3

中医证候诊断

胃阴不足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称为

呕吐,以此为主痴,故诊断为呕吐。呕吐反复,时作干呕,

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为胃

阴不足证。(2分)

2.久病伤阴,胃阴不足,胃失濡润,和降失司,引发本

病。(2分)

4

中医治法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3

方剂名称

麦门冬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量法

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生地12g竹茹9g

枇杷叶9g太子参12g甘草6g石斛12g粳米15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八:

病案(例)摘要2:

隋某,女,50岁,已婚,职员。年5月9日初诊。

患者既往月经正常,近2年来月经紊乱,时而提前,时而错后,月经色鲜红,黾时

多时少。近6个月来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皮

肤干燥,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绝经前后诸证

3

中医证候诊断

肾阴虚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绝经前后,以月经紊乱,烘热汗出,腰膝酸痛为主症,

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月经紊乱,时而提前,时而错后,

月经色鲜红,量时多时少。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

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痛,皮肤干燥,口干,大便

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肾阴虚证。

(2分)

2.年过七七,天癸已竭,肾阴亏虚,阳失潜藏,发为本

病。(2分)

4

中医治法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3

方剂名称

左归饮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熟地黄15g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茱萸9g甘草5g

制首乌12g茯苓12g龟板先煎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九:

病案(例)摘要1:

李某,女,54岁,已婚,工人。年2月13日初诊。

患者平素喜食生冷之品,胃脘时有不适。近3个月来常因饮食不慎而出现呕吐清水。

2天前复因进食瓜果而呕吐又作。现症: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

脉滑。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呕吐

3

中医证候诊断

痰饮内阻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呕吐清水为主症,诊断为呕吐。呕吐清水痰涎,脘

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辨证为痰饮内阻证。

(2分)

2.过食生冷,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而引发

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3

方剂名称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半夏9g生姜3片茯苓9g桂枝6g厚朴9g苍术9g

甘草3g陈皮9g白蔻仁后入6g砂仁后入3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病案十:

病案(例)摘要2:

姜某,女,52岁,已婚,教师。年6月21日初诊。

患者月经紊乱1年,经量多,色暗,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

酸冷,纳呆腹胀,大便溏薄,面浮肢肿,夜尿多,带下清稀,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

白,脉沉细无力。

要求: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项目

评分标准

分值

中医疾病诊断

绝经前后诸证

3

中医证候诊断

肾阳虚证

3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绝经前后,以月经紊乱,腰膝酸痛为主症,诊断为绝

经前后诸证。月经量多,色暗,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

靡,形寒肢冷,腰膝酸冷,纳呆腹胀,大便溏薄,面浮肢

肿,夜尿多,带下清稀,舌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

沉细无力,辨证为肾阳虚证。(2分)

2.绝经之期,肾气渐衰,肾阳虚惫,脏腑失于温煦,发

为本病。(2分)

4

中医治法

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

3

方剂名称

右归丸合理中丸

2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

服法

熟地黄15g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茱萸9g菟丝子15g

鹿角胶烊化6g杜仲20g肉桂5g当归10g制附子先煎3g

人参单煎6g干姜6g白术6g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tj/1028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蒲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