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己百教授简介
于己百教授,年4月生,山东人。其父于有五先生为华北国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为施今墨先生的高徒,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于教授家传中医,年又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中医学院工作,历任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院长、甘肃省中医学会理事长,为全国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国家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首届甘肃省名中医。
于教授穷毕生临证所得,创制的胃炎宁胶囊、萎胃宁蜜丸、胃溃宁胶囊、肠炎丸、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促孕散(汤剂)、更年宁(汤剂)、肌瘤宁胶囊、痛风煮散、眩晕宁(汤剂)等,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有重要影响。于教授培养了赵健雄、郭志、张士卿、邓沂、于善哉、李金田等一大批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人才,促进了中医学的代代相传。
病案
(看看你的亲戚朋友们有这些表现吗?)
刘某,女,56岁。年10月21日初诊。
主诉:两下肢足踝处红肿疼痛5年。
现病史:患者两下肢足踝处红肿疼痛5年,肢端红紫,足跟不能任地行走,西医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曾服大量中西药物,病情时轻时重,效终不佳。
刻诊:两下肢足踝处红肿疼痛,肢端红紫,足跟不能任地行走,脉弦数,舌红苔薄白。
于己百教授这样诊断??脱骨疽
证型:热毒流注,瘀阻脉络
中医诊断:脱骨疽
西医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那么该如何治疗呢?请继续往下看??……
治法:清热解毒,祛瘀通脉,消肿止痛。
基本方:芍药甘草汤合四妙勇安汤。
处方:芍药30g,甘草15g,牛膝15g,金银花30g,连翘30g,玄参30g,地龙12g,蒲公英30g,当归20g,白芷12g,紫花地丁30g,红花12g,桃仁12g。水煎2次,分服。
喝了中药之后的效果如何呢??
10月25日二诊:服上方5剂,两踝、小腿和肢端仍红紫肿痛,舌红苔薄白,脉弦数。瘀阻日久,经络不通,非大剂法瘀之品难以奏功。遵前法合活络效灵丹化裁。
处方:丹参15g,当归15g,制乳没各10g,芍药30g,甘草15g,牛膝2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白芷12g,黄芪20g,玄参30g,红花12g,桃仁12g。水煎2次,分服。11月4日三诊:服上方8剂,两腿红肿疼痛明显减轻。前方加赤芍30g、细辛10g、制马钱子两个。11月18日四诊:服上方10剂,肿略消,痛势缓,仍遵前法,加重祛瘀定痛之力。处方:丹参15g,当归15g,制乳没各10g,制马钱子两个,升麻10g,地龙12g,延胡索12g,白芷12g,五灵脂10g,生蒲黄10g,怀牛膝15g,土鳖虫6g,芍药30g,甘草20g。水煎2次,分服。11月25日五诊:服上方7剂,并将药渣再煎汤外洗患肢,用药渣热敷患处。疼痛明显减轻,足跟可以着地,局部已不红肿。原方再进10剂,基本得愈。半年随访,肢痛未发,足跟及小腿肤色正常。解析
病因病机
本例患者,其证候既有邪热毒盛的表现,又有经脉瘀阻的特征。
对这病于己百教授这样解释的??????
于己百教授治疗一取四妙勇安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以清热解毒,养血柔筋;一取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味,以活血通络、祛瘀定痛。诸法相辅,促使患者“脉道以通,气血乃行”,肢体患处血运得以改善,营养供应逐渐恢复,炎症吸收,肿痛消除,则其病随之告愈。
(小编提醒:文中所提及的方药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施治!非医学背景朋友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选自邓沂教授主编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名家学验薪传丛书《于己百医案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微言精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yy/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