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9日,星期二,一切如常。
民法真难啊,但我今天从要约到违约整个走了一遍,好像找到点方法了。
想了想,我也真是运气好,虽然中考高考都不是很理想,但两次进了还不错的学校。
我在远郊区上小学和初中,初一谈过恋爱,而且在公园互送初吻,那年我13岁。
可惜当时年轻不懂事,再加上班里同学有些不喜欢我,恋爱两个月草草收场。不过很幸运,我们可不是在玩,两人对待这份感情都相当认真。
我名义上是北京er不假,但我始终缺乏一种真实感,因为老家在农村,北京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样子,甚至还有些乡土气息。直到中考结束,15岁,我第一次和两位同学乘大巴车转地铁走进二环内——那才是北京人眼里的真北京吧。
5点多我们就出发了,进北京城就和出国一般兴奋,我当时问经常去市里玩的同学,去哪里吃早饭,当时觉得麦当劳肯定是最棒的选择,但他带我们去了庆丰包子铺。
他点了一碗豆汁,老阿姨还特意向他确认“你喝的了吗?”,他点点头,满有自信。
我们两人不知道豆汁是个什么东西,可能和豆浆差不多吧,毕竟颜色也很像,不懂老阿姨为何如此差异。他喝了一半,问我们要不要尝尝,同学喝了一小口,瞬间失色。我既恐惧又好奇,也来了一小口,追悔莫及。恐怕这辈子也当不起北京人了。
之后我们去了动物园、西单商场、Itada超市(记不清叫什么了,是个连锁店..),全程地铁游,晚上坐大巴车回家,各找各妈。这些地方,现在我要是想去简直轻而易举,但在当年,就觉得离开小郊区玩一次都是骄傲,井底之蛙或许说的就是当年的我们。
同年7月底,我收到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可怕,通知书上写着8月6日就要报道,简直残暴至极。十八中在丰台区,并不属于老北京人观念中的北京范畴,但毕竟在南三环内。至于住宿条件,4人上床下桌小宿舍,每层有淋浴间,还带阳台,每学期只收元人民币(现在涨没涨价不清楚了);我和两个学霸分到一起,每天可以向他们请教问题,关系处得不错。总之,每夜的高中宿舍简直是天使般的生活。
同学们也都挺好的,但因为他们之前都是初中升上来的,就算没说过话也都能对上脸,我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没交什么朋友。再加上自己属于远郊区县过来,没见过什么世面,自卑也在所难免。不过第一月的测试,我竟然拿到年级21,自己也没想到这么优秀,我妈妈给我定的目标就是不要倒数,很幸运用这种方式让同学和老师开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yy/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