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蒲黄 > 蒲黄药用 > 正文 > 正文

陈沫金50年总结一个止血效方止血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5 0:22:08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4661156.html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火淫所胜,民病溺赤,甚则血便”、“热淫所胜,火行其政,民病唾血、血泄……”、“湿淫所胜,咳唾则有血,病本于肾”、“寒淫所胜,血变于中……呕血、血泄……”。

这里清楚地指出了火、热、寒、湿诸邪,导致血液妄行,产生各种不同的出血证候。

明·赵献可《医贯》依据陈无择三因论提出血证三因,风寒暑湿燥火,外因也;喜怒忧思恐,内因也;跌扑闪挫,伤重瘀蓄,不内外因也。后世医家多宗其说。

一、血证的病理

血证的病理变化,归纳其要,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气虚之中,有单见气虚及气损其阳,阳气亦虚之别。

虚证与实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虚证可以兼夹实证的现象。如火盛气逆,迫血妄行,反复出血之后,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

因此,在某种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血统于脾,而藏于肝,在气的统率下,循经而行,周流不息,奉养全身,既不溢越脉道,也不停蓄瘀塞,即所谓气血和调。

如果因为某种因素,影响了气血的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或使气与血发生了质与量的变化,都会使气血运行发生障碍而诱发血证。

开始可以成为血流缓慢(即“血滞”,或“血不和”),继而郁积不散,形成“血郁”、“蓄血”,而后凝结成形,即为瘀血;或为血流急促,壅阻脉道,不能畅行,也可以形成瘀血。

瘀血既成则阻碍经络畅通,新血虽然循经而来,由于遭受瘀血(或称败血、恶血、死血)的阻挡,不能循其常道而去;血既止,气也不能通过,气血逆乱,壅遏冲击则逆经决络,溢出脉道,造成出血而引起血证。

溢出脉道之血,不论能否排出体外,统称为“离经之血”,也就是失去气所统率之瘀血,血的形与质均发生变化,又成为有害的致病因素,既影响新血的生成,又能引起再出血或疼痛、发热等症,即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瘀血不去,新血不宁”。

所以,瘀血是引起血证的病理实质。

二、经验方

对于各种内脏出血(包括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等),余行医五十多年以来,均采用自拟断血汤,在第一时间截断出血,大多应手取效。

药仅三味,共奏化瘀、凉血、补血之功,用药之后,多在当日血止,最长不过三天,就能达到完全止血之目的。

其处方为:蒲黄10g(炒熟即可,不必炒焦),黄芩30g,阿胶30g(烊化)。水煎分两次服下。

三、方解

止血之法,不可一味固涩,应以行血、活血、凉血为主,使血循经遂,才能长治久安。

1.蒲黄

方中蒲黄以止血化瘀。现在中药房里的蒲黄分生、熟两种。

生蒲黄未经炒制,具有通淋、化瘀的作用,近年有人用来治高血脂症;熟蒲黄经过炒制,但大多炒黑,已经炭化,止血作用不大。

这里所用的蒲黄,须要炒制,但不能炒黑,只是把生蒲黄从淡黄色炒至呈深黄色即可。

出血与瘀血,有时存在着一定的互为因果的转化关系,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出血在前为因,瘀血在后为果,如果瘀血久留不去则新血不生,血不归经,转化成为瘀血为因,出血为果。

因此,在治疗出血过程中,为了止血而不留瘀,应在止血药中,注意配伍活血之品。

正如明·缪仲淳《医学广笔记》云:“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

《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下注,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本草备要》:“生滑行血,炒涩止血。……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同五灵脂,治心腹血气痛,名失笑散。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胀满口,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时珍曰:“观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

《本草新编》:“或问蒲黄非急需之药,而吾子取之以备用,不知何用也?夫蒲黄治诸血症最效,而治血症中尤效者,咯血也。咯血者,肾火上冲,而肺金又燥。治肾以止咯血,而不兼治肺,则咯血不能止。蒲黄润肺经之燥,加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则一服可以奏功,非若他药如麦冬、五味,虽亦止咯,而功不能如是之捷。”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治气血不和、心腹疼痛、游风肿疼、颠扑血闷、痔疮出血、女子月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疼,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故有种种诸效。若炒熟用之,又善治血、咳血、衄血、二便下血、女子血崩带下。外用治舌胀肿疼,甚或出血,一切疮疡肿疼,蜜调敷之,皆有捷效……又善利小便。”

2.阿胶

阿胶性味甘、平,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

据研究,阿胶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钙等,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此外,阿胶还能升高血压,防止失血性休克。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本草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

3.黄芩

黄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纲目拾遗》:“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本草正义》:“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全方共奏止血而不留瘀,攻邪而不伤正,能令离经之血既出之后而在经之血不复再出,多能获得一剂知,二剂已的效果。

四、医案精选

万某某,男,55岁,蕲春县外贸局干部。

年3月,因持续咯血五年多,久治不愈而前来就诊。患者六脉虚缓而无力,舌淡无苔,面色白而无光彩,医院确诊为支气管扩张。

余拟断血汤:蒲黄10克(炒熟即可,不必炒焦),黄芩30克,阿胶30克(烊化)。水煎分两次服。

一剂血止,连服三剂之后不再咯血。随访五年,仍未见咯血发生。

吴某某,男,45岁,农民。

年5月20日因连续十三年胃脘疼痛,久治无效,半年前又出现黑便,患者面色晄白,精神疲乏,脉细而无力,舌质淡,失血症状显而易见,遂先予断血汤三剂:蒲黄10克(炒熟即可,不必炒焦),黄芩30克,阿胶30克(烊化)。水煎分两次服。

5月2日复诊,黑便消失,继而予加味活络效灵丹:乳香g,没药g,丹参g,当归g,百合g,乌药g,佛手g,麦冬g。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日服三次,每次1丸(10克),另予复方阿胶浆,日三次,每次1支(10cc)。半年后,胃痛亦痊愈。

本文摘自《陈沫金医话医案》,学苑出版社,本文作者陈沫金

版权声明: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回顾:

中医脉诊入门知识,带你透彻学习频湖脉学!(推荐收藏)

关庆维把中药讲透了。我听过最好的讲解

关庆维

不被理解的中医药1.病人篇

倪海厦论癌症:从头到尾我不注重肿瘤在哪里

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

邓铁涛:玉屏风散剂量的秘密

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老祖宗的育儿智慧,藏在开裆裤里

27岁小伙找人按摩后身亡!医生呼吁:这个部位不能随便按

八段锦的真正功效!(真人动态图解)

痛风一个小方子,好喝又有效,再也不“痛”了!

今冬流感的中医治疗方案都在这里了!(附效方)

蒲辅周食疗防病治病经验大全(涉及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畜禽肉蛋、鱼虾贝类、山珍海味、调料饮品等)

人体神奇的自愈力,读一遍受益终生!

颈肩问题,久治不断根,是这里“寒气”没有化解

重磅!“暴力伤医黑名单”真来了!中央28部门联合惩戒

筋膜的秘密:手法,针灸,癌症和未来(下集)

中医治病的精髓:气机升降与五行

几分钟的“推墙操”和“滚背操”,生发阳气、锻炼全身

初学中医:最易理解的六腑详解(附:初学脉诊之真诠)

祛湿名方|四神汤,把湿气彻底去净!

郑魁山针灸30例独家经验方

年,增强体质第一张处方,老少皆宜

中医忌口大盘点,你知道多少?

肿瘤院士一语道破真相:癌症是“省”出来的

膝关节有疼痛,臀部也得检查!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针刀治疗思路

浅谈华佗夹脊穴在针刀临床中的应用

骨科体格检查全面讲解,值得收藏!

不是所有的腰痛、屁股痛都是梨状肌综合征!还有可能是……

疼痛必备:脊柱每一节段的定位方法,你掌握了没有呢?

最全面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值得收藏!

年五运六气及养生详解

每天“金鸡独立”1分钟!很快发生可喜的变化

今日小寒丨怎样养生

没事蹲一蹲,竟然能治病!中医教你养生五蹲,效果惊人

寿命短的人,吃饭的时候都会有3个坏习惯,希望你一个也不占

你以为的好习惯,其实是老年痴呆元凶!(含最全防治手册)

脸上长斑,体内必有瘀!按这4个穴位,气色好得不得了!

这个清朝的名方,是被验证了年的感冒药!

李可老中医说,经方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附李可研究经方的思路)

诊断用方的另一捷径——《伤寒论》腹诊大全(收藏)

中医亡将亡于中药,中药造假,已经疯狂——作为医者,看着都生气!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

詹文格:谁来拯救中医?!

91岁老中医公开57个家传药方

中医名家论葛根芩连汤

高树中:治疗痛经取十七椎或神阙

邓铁涛: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

“若干年后,如想找纯中医看病,也许要到海外”

这个清朝的名方,是被验证了年的感冒药!

钱学森:中医是最高层级的生命科学,指引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前000+人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huanga.com/phyy/7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蒲黄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