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以汤剂应用最广,其具有吸收快,奏效迅速,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的优势和特点。正确掌握饮片的煎煮方法是保证其发挥最大疗效的必要条件。如李时珍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则药亦无功。”中药的煎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煎药容器
最好使用陶瓷器皿,如砂锅、瓦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暖性能好。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器皿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这些金属元素易与药液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致使疗效降低,甚至还可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
一般来说,生活中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但必须是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先将药物用凉水浸泡30至60分钟,水量以高出药面为标准。一般来说,一剂药煎两次,第二次加水量为第一的一半。两次煎液去渣滤过混合成后分成两次服用。
提醒:两点煎煮前一定要不能用开水浸泡;二是不必在煎煮前清洗药物或将浸泡用水倒掉。
煎煮火候
煎煮中药还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的长短。一般药物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解表药及其他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维持10至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石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以使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
特殊药物的煎法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煎煮,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和方法有所不同,有的药物还需作特殊处理,故煎制汤剂还应讲究入药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1.先煎?如金石、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至30分钟,然后与其他药物同煎。如海螵蛸(乌贼骨)、牡蛎、瓦楞子、鳖甲等;矿石类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此外毒性强的药物如:川乌、草乌、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以上再下它药同煎,因经久煎可以降低其毒性烈性,确保安全用药。
2.后下一些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者,如香薷、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等药,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3.包煎有些药物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黄、海金沙等,因药材质地过轻,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较细,又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4.另煎一些贵重药物,如人参等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所吸附,影响疗效,以致造成浪费。
5.烊化胶类药物,如阿胶、龟胶、鹿胶等,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兑服。
6.冲服一些粉末状、或液状类药物,如芒硝、竹沥等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用开水冲服。又如人参、鹿茸、蛤蚧、虫草等贵重药材亦常需冲服。
?参考资料:中药学(钟赣生主编)“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第九版),文中部分配图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